果园施肥:对于一块土地,其养分是固定的,但生长中的植株,需要的养分却是与日俱增的。日渐消耗的养分得不到补充,就会危及荔枝种苗的生长。大量的肥料对荔枝的生长必不可少。每年需要施肥3-4次,即每每换季时,就是荔枝施肥的时候。对于施肥,讲究的是适时,适量,并且选择正确的肥种类。在使用底肥的时候可以按照每亩1500千克的标准施用农家肥。在荔枝的叶片变绿的时候要喷叶面肥,通常使用磷肥和过磷酸钙。等到荔枝的花芽分化前的半个月时间中,可以对每亩地进行5公斤左右的追肥,追加5公斤左右的高磷水溶肥,主要作用是令木茎坚韧,促进其早熟。对于大多数植株来说,磷肥是他们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肥料。如果磷肥不足,荔枝就会生长缓慢,花果小,成熟晚,还容易出现很多病症。在荔枝即将落果之前,及时的对其补充高钾水溶肥。钾元素对于荔枝来说具有抗倒伏,抗旱抗病的效果。同时还有利于果实的着色增甜。使用水溶性肥料能够大大增加荔枝幼苗对于肥料的吸收率,还可以节省生产成本,是所有肥料中适合的肥料。对于种植业来说,害虫都是大患。无论何时,防止害虫,灭虫工作,都很重要。
病虫害管理工作:如果荔枝在生长的过程中出现了掉叶、掉花、掉果的状况,则说明荔枝受到了病虫害的袭击。霜疫霉病,藻斑病这都是荔枝易发的疾病。荔枝不仅易遭受病害,还特别容易受到金龟子等虫害的影响,一旦害虫肆虐,对荔枝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就非常大。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通常有两种方法,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。农业防治主要依靠科学的管理,例如重施功梢肥、适施保花肥、增强树木的抗逆性。选择合理时间进行采果,及时的修剪,及时的清园等科学管理。通过药物进行防治就是化学防治,通常在4月份左右喷洒除虫药,之后每隔一周喷洒一次。使用的除虫药通常为1000倍的荔虫净或者1000~2000倍的安绿宝。后在采摘荔枝果实的时候要注意喷洒的农药的药性是否已经褪去,褪去后才能进行采摘。只有这几个环节做得认真负责,才能获得荔枝的高产。对于种植来说,收获都是通过辛勤与汗水换来的
种子选择:种植荔枝的一步是选种。选种重要的一个标准是新鲜,也就是当年果实所留的种子,这样有利于种子充分存活。这必须充分引起重视,在选取种子时千万要细心谨慎,不能一时贪图便宜就选择那些不新鲜的,劣质的种子,否则到时候辛苦了这么久种子却长的不好可就得不偿失了。通常新鲜荔枝的种子,当你在挑选过程中,用手轻轻按压荔枝。如果你感觉到有些软,又富有弹性则为当年的新鲜荔枝。闻立芝的种子,新鲜荔枝会有一种清香的气味。另外也可通过观察荔枝的果皮来判断,新鲜口感好的荔枝,通常鳞片较大且分布比较规则。鳞片细小紧密,则说明荔枝还未成熟。挑选好荔枝以后,将果肉全部去掉,剩下核。再将荔枝芽点的果肉都全部清除掉。完成种子选种以后,接下来就是对种子的处理过程,进行过科学处理的种子,能够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,提高种子抗性。
荔枝的栽培技术?
阶段管理:一、幼龄树的管理荔枝从定植到进入经济结果期,管理粗放者可拖至5~7年,如加强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,则可在定植后三年就进入有经济效益的开花结果期。这时期的特点是生长旺盛,枝梢发生次数多,根系分布浅,抗逆能力弱。开始具有开花结果能力,但座果率低。这时期的管理任务是,扩大根系生长范围,植株旺盛地进行营养生长,大量抽生健壮、分布均匀的枝梢,形成良好的树冠骨架,为早结丰产打好基础。
(一)土壤管理荔枝大部分是种在丘陵、坡地,这些土壤通常**质含量较少,土层较浅,保水保肥能力差,如不注意土壤管理,荔枝的生长发育将受到严重影响。1、树冠下的土壤管理荔枝幼龄树的根系较少,生长弱,而且具有与某种真菌共生的菌根,菌根的生长要求具有比较通气的土壤环境。因此,荔枝树冠下树干周围土壤必须肥沃疏松,富含**质,才有利于菌根的形成和根系的迅速发育。所以,树冠下的土壤要及时松土,多施**肥,地面复盖,防止板结。2、树盘外的土壤管理幼龄期的荔枝园,为了增加经济收入,行间应间作短期作物(蔬菜、豆科绿肥等矮生作物),结合间作进行多次的施肥、灌溉、松土,并将间作物收获后茎杆和绿肥翻入土中,增加**质、改良土壤。植后二、三年,必须有计划的把树盘外围的土壤进行改良。具体做法,秋冬季时,在原植穴外挖50厘米深,40~50厘米宽的沟,每株每年压入100公斤左右的杂草、树叶或绿肥,加1.5公斤过磷酸钙,上面再盖土。挖压青施肥沟,一次在苗木的东西侧挖,二次在苗木的南北侧挖,或者沿树冠外围挖一圆圈。3、肥水管理施肥:定植后一个月即可开始施肥。二、三年内以增加根量、促梢、壮梢为主。掌握“一梢两肥”或“一梢三肥”,即枝梢**芽萌动时施入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,促使新梢迅速生长和长叶;当新梢生长基本停止,叶色由红转绿时,施入二次肥促使新梢迅速转绿,增粗枝干。新梢转绿之后施入三次肥,以加速新梢老熟。定植后一年根少树小,每株每次用复合肥25克,尿素约15克,氯化钾10克,过磷酸钙50克混合施用。幼树根系少,吸肥能力弱,每年可喷施叶面肥5-6次。定植后1~2年生幼树的肥水管理,能促发根群和枝梢总叶面积。定植成活后的荔枝幼树根系少而弱,吸收力也弱,因此不宜大肥大水。施肥以腐熟、以氮为主配合少量磷、钾肥、少而精、勤施薄施为原则。定植当年的幼树可以每月施稀薄的肥水1~2次。二、三年以增加根量,促梢、壮梢为主。每次枝梢**芽萌动施一次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,促使新梢迅速生长;叶片由红转绿时施二次肥,促使枝梢迅速转绿,提高光合效能,积累营养物质。也可在新梢转绿之后再施一次肥,以加速新梢老熟,缩短梢期。施肥量,一年每株每次可施尿素20克左右,或施复合肥30克左右,或稀薄的人粪尿中每担加入尿素200~250克或磷钾肥,每年每株1~2公斤。二年起,施肥量应逐步提高,在**年的基础上增加50~60%。施肥的方法,一年幼树好将化肥溶于水中,在树盘内泼施,二年以后可在树冠外围土壤上开浅沟施,施后盖土,干旱时要及时灌水。叶片对肥料的吸收快,吸收率高,因此,可在新梢转绿后进行根外施肥,以0.2%尿素,0.3~0.5%的磷酸二氢钾喷洒叶片,能促使枝梢迅速老熟。但使用浓度应特别注意,浓度过高易灼伤叶片。高温干旱时应适当降低浓度。幼龄荔枝树根系弱,分布浅,易受表土水分变化的影响,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,如土壤水分过少,将抑制枝梢的萌发生长,甚至植株枯死。因此,旱季应注意灌溉保湿。雨季则要注意排除积水。灌水、排水:水分是荔枝树体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幼年荔枝树根少且浅,受表土水分变化的影响大,在土壤干旱,大气干燥的条件下,应注意淋水保湿。雨季防止植穴积水,下沉植株宜适当抬高植位,以利正常生长。荔枝菌根好气,土壤疏松通气,利于根系生长发育。幼龄果园一般每年松土除草5-6次。夏、秋季高温多湿,杂草生长迅速,松土除草次数宜多,春季地温较低,冬季地表干燥,雨量少,杂草生长较缓,耕作次数较少。荔枝园的土壤改良主要内容包括深翻熟化,加厚土层,增加**质。其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,提高肥力,为根群生长创造良好条件。改土方法是原植穴外围开环状沟或2条平形施肥沟。每条沟施入农家肥8-10公斤,过磷酸钙1公斤,复合肥0.5公斤,然后盖土高出地面25-30厘米。 4、除草、松土荔枝菌根好气,除草、松土有助于土壤疏松通气,能促进根系的发育。幼龄树可结合间作物的管理进行除草松土。夏秋季高温多雨,杂草生长快,土壤也易板结,除草松土次数宜多;冬春气温低,干旱,杂草生长慢,除草松土次数较少。幼树根浅,因此,根据范围内松土应浅,8~10厘米为宜,根际范围以外可深至15厘米左右。5、间作荔枝幼龄果园有较大的空间和地面,充分利用土地间种、套种,有利于达到以园养园、以短养长、长短结合,增加收益的目的。并可通过对间种物的管理,防止水土流失,抑制杂草,防热保湿,促进微生物活动,加速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。荔枝幼龄期行间间种短期矮生作物,可充分利用土地,以短养长,增加收益,并可抑制杂草,防止水土流失,间作物的茎叶可作施肥和盖草材料,改良土壤。但切忌种植高杆作物、攀缘作物和吸肥力很强的作物,以免争夺荔枝的养分水分和阳光。间作应加强施肥、灌溉,提高地力。6、覆盖荔枝园的土壤覆盖可减少阳光强烈直射地面,夏降土温,冬能保暖,防旱保湿,减少杂草生长,增加土壤**质,通常用田间杂草、作物茎秆等盖于‘树盘’,作业时忌将覆盖物紧靠树干,以防白蚁等危害。 覆盖可以减少蒸发,保持土壤湿润,调节土温,夏季降温,冬季保暖,有利根系的生长;可抑制杂草生长,减少除草用工;盖草腐烂后增加土壤**质,改良土壤。(1)死覆盖:一般用杂草、树叶、间作物茎杆等覆盖树盘(离开荔枝苗树杆15厘米,以防白蚁),或使用黑色农用塑料薄膜覆盖。(2)活覆盖:在行间间种绿肥,旱季时割下作死覆盖。(二)树冠管理幼年荔枝树冠管理的目的:根据荔枝的生长特性和当地的外界环境条件,通过各种各样的农业技术措施,控制和促进树冠的迅速扩大,分枝数增多,枝梢生长健壮,主枝和侧枝分布均匀,骨架结构坚固,矮生而又密集的树冠,为早结、丰产、稳产打下良好的基础。1、整形树冠表面结果是荔枝结果的主要特性,丰产型的树冠多为半圆球形或圆锥形。从种植当年起,就要注意培养矮干,3~4条主枝的半圆球形树冠。主干的高度30~60厘米(分枝短的品种30厘米,分枝下垂的品种60厘米,密植园可矮些,疏植园可高些)。当主杆高30~60厘米时即摘(截)**,促使分3~4条方位分布均匀的一级分枝(主枝);一级分枝长40~50厘米时再摘(截)**,促使分生2~3条二级分枝(副主枝),其中前端一条不截**,使其向外延伸,其下2条再摘(截),形成三级分枝(侧枝);主枝和许多大侧枝构成树冠的骨架,故称为骨干枝。三级分枝再摘(截)**,分生四级分枝。如此再进行2~3次,形成紧凑的树形,增加结果母枝的数量。主枝与副主枝的分枝角度如果过小(小于45度),可用拉绳或吊石的办法调整。通过人工控制,使荔枝树形成为开张的半圆球形树冠。骨干枝的培养,必须从幼苗期开始做起,否则对树体的结构,树势的发育和结果都有一定的影响。特别是枝条疏而长的品种,如三月红、妃子笑等品种,必须在幼龄期做好树形的培养。2、修剪幼年荔枝树整形修剪要求幼树能培养出30-40厘米高的主干,3-4条分布均匀的主枝,使其着生角度合适,因此修剪的对象是:交叉枝、过密枝、弱小枝,以及不让其结果的花穗。修剪可用修枝、摘心、拉枝、吊枝、撑开等方法,可剪可不剪的枝条暂时保留,使养分有效地用于扩大树冠。 过去对幼年荔枝树很少进行修剪,因此树冠凌乱,枝条过多过细,病虫害严重,生势衰弱。应在每年的冬季进行一次修剪,将过密的阴枝、交叉枝、重叠枝、病虫枝、弱枝、枯枝剪掉,使养分有效地用于扩大树冠,并使树冠内通风透光,减少病虫害。每次新梢老熟后而下一次新梢未萌发之前,把生长过旺的徒长枝、直立枝留20~30厘米进行短截。幼树的修剪要注意树冠均衡,不要一边高一边低,或一边宽一边窄。若骨干枝间强弱差异较大的,可抑强扶弱。幼树修剪的原则:宜轻不宜重,宜少不宜多,可剪可不剪的枝条暂时保留。注意多剪上少剪下,多剪下少剪内,避免把内膛枝和下垂枝剪光,而形成表面结果的壳形树冠。修剪时期应在新梢萌发前进行。